碳交易专题报告:全国碳市场上线倒计时,详解国内外碳交易机制

郭太侠3年前 (2021-07-20)碳中和1857

碳交易政策体现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,将外部性问题内部化。具体实施过程为,由政府确定整 体减排目标后,先在一级市场将初始碳排放权分配给纳入交易体系的企业,这些企业可在二级 市场自由交易碳排放权;由于受到经济激励,减排成本相对较低的企业会率先进行减排,并将 多余的碳排放权卖给减排成本相对较高的企业并获取额外收益,同时减排成本较高的企业通过 购买碳排放权可降低其达标成本,最终实现社会减排成本最小化。有效碳市场的碳排放权的价 格即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。

我国参与碳排放交易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:

第一阶段:从2002年至2012年,主要参与国际CDM项目;

第二阶段:从2013年至2020年,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庆、湖北、广东、深圳、福建八省市 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;

第三阶段:从2021年开始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,首先纳入电力行业(碳排放数据相对完善)。

全国碳试点基本情况

跟国际碳市场相比,我国试点碳价普遍偏低。我国试点碳价历史最高点为122.97元/吨(深圳),最低点为1元/吨(重庆);而 欧盟EUA碳配额现货碳价历史最高点为47.91欧元/吨(折合人民币约380元/吨),最低点为2.68欧元/吨(折合人民币约22元/ 吨)。截止4月29日,我国碳试点碳价为5.53-42.02元/吨之间(其中深圳碳市场碳价最低,为6.44元/吨,北京最高,为47.6元/ 吨),而同一天欧盟EUA碳配额现货结算价为47.91欧元/吨(折合人民币约380元/吨),为我国碳试点碳价的9-68倍。

从整体碳价变化趋势上看,国内碳试点平均碳价从2013年到2017年呈下降趋势,之后到2020年有所回升,除深圳和福建外, 其他碳试点年平均碳价也均表现出这一特点。同时从2021年开始,各试点碳价有趋同趋势,若剔除碳价低于10元/吨的深圳及 福建碳市场,碳价在近3个月内基本处于20-50元/吨之间波动。

从碳价波动情况上看,湖北、天津碳价相对稳定,北京、深圳、广东波动幅度较大。深圳、广东碳试点在刚开始运营时,碳价 波动均非常剧烈,深圳2013及2014年、广东2014年碳价标准差均超过16,随后几年有所降低;北京碳试点在2018-2021年碳 价波动有所加剧。

从碳交易量上来看,广东、湖北、深圳交易量处于碳试点前列,截止2020年底总交易量分别为151MtCO2、 72MtCO2、45MtCO2;但从碳试点活跃度(总交易量与碳试点配额总量之比)来看,深圳碳试点的活跃度 最高,达到了14%,也就是说2015年深圳碳市场初始分配的碳配额中有约14%的量在市场上进行了流通, 而其他碳市场活跃度则在10%及以下。

从碳交易额上来看,2020年碳试点总成交量下降,但总成交额却有提升,首次出现分歧;2020年除湖北、 天津碳交易额有所增长外,其他碳试点受疫情影响均有所下滑。与交易量情况类似,广东、湖北、深圳的 碳交易额也排名前列,其中广东的碳交易额远高于其他碳试点。

1.png